AI不害怕

2023-04-17 0 560

​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Hallelujah 音乐: Leonard Cohen “你害怕浪费这个时代吗?”

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问题。

并且,我害怕。

前段时间人工智能成了热门话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ai在阶段性发展之后,仍未能染指意识。

从牛顿以来到逐渐诞生的机械学说之后,人文主义已在消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物理还是生物,乃至20世纪后半叶兴盛的认知心理学已为ai打下了坚实基础。

但这基础一直是心智层面的。心智即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而诞生的一套计算系统。是自私的基因得以延续的“手段”。这是一套极为复杂的计算系统。人类在认知层面(获取并处理信息)上有诸多容易被忽略的逻辑。

例如,你会发现用两张纸揉成的球很相似,即使它们的形状完全不同,但你同时也会发现两个人的脸不一样,尽管它们的形状几乎完全相同。例如,在我们看到一张脸时,我们不只是抽象地想到“脸”,我们还会在记忆中搜索它的阴影与轮廓。这一切都在心智的范畴,它本身就是一套信息交互的逻辑,即计算机系统。

一直以来都有相当一部分人为这样的科学主义而兴奋,在这样一种技术至上的氛围中,人逐渐被异化。当然,技术也的确发展出了心智,但它离人还差了意识。意识仍旧是人类最神秘的存在,始终未被攻破。它也是人文主义守护的最后一块儿领地。

达尔文和牛顿都不应被忽略,但这不意味着“社会达尔文”应该存在。不意味着人类可以安静的坦然于虚拟之中。

因为自然选择的过程本身并没有目标。虽然它进化出像人类这样的存在实体。但这些实体高度组织化,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某种目标和子目标。要进行心智反向推理,我们就必须厘清所有的目标,并找出它的最终目标。人类心智诞生并非为了创造美,和平相处和发现真理。

它仅仅为了复制最大数量的基因。

自然选择“造就”心智,但这不意味着思想,感受和所有事情都只为在生物意义上取得适应。我们由猿进化而来,但这不意味着我们的心智与猿的相同。自然选择的终极目标是基因繁殖,但这不意味着人类的终极目标是基因繁殖。

人类已经进入了子目标之中,摆脱了基因的目标,创造了经济,政治,艺术。

正如自私的基因绝不是指自私的生物。正如我们总是见到的那样,有时基因所做的最自私的事情就是构建了一个最不自私的大脑。

人的行为仅靠科学范式是无法全部预测的。因为在科学家能够测量的东西与能够导致行为的东西之间始终存在一个差距。

这差距就是欲望和信仰。

然而我们这一代人既不能健康的面对欲望,又丧失了信仰。

我害怕这种猖獗的机械主义狂人不自知的力量。我害怕他们说男人出轨是由基因决定,同时也害怕他们说同性恋合法是由基因决定。本质上这都是抹除应当承担责任的选择,承认一切无法控制。敢问当有一天某个学说被证伪,到那时我们将站在什么立场?对同性恋者根深蒂固的偏见就成了对吗?反对迫害同性恋者的论争一定不能建立在同性恋基因上,而要基于人们享有权利并且可以去做私人之间达成共识的行为,同时,不应为此受到歧视或骚扰。

这是哲学仍需存在之意义。

我承认害怕浪费这个时代,也好奇ai和意识的关系。但也确实害怕这个时代,并未来自ai,而是来自我们自己。我们不止再重塑ai,也在重塑自己。

这份害怕并非来自我们这代人错题多,而是似乎我们已经没有要提出的问题了。

AI当然不害怕,因为它们无意识。

智悠量化交易 最新资讯 AI不害怕 https://zhiyou.cm/11512.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