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先体验!全面对标Model Y,这台车的成败或将关乎品牌存亡?

2023-04-20 0 517

翻开3月份乘联会零售销量排名数据,在SUV市场特斯拉 Model Y以54,937辆的销量,重夺月度SUV销冠。第一季度销量排名第二,仅次于比亚迪宋家族(EV+DM-i)。 自打进入国内市场以来,Model Y在中型纯电SUV市场就一直领跑,并且是难逢敌手的存在。这么大的一个存量市场,其它车企就不会有所想法,推出一款能和Model Y“掰掰手腕”的车型吗? 就在昨天,小鹏发布了基于全新SEPA 2.0「扶摇」架构打造的首款车型,中型纯电SUV——G6! 这是我个人在2023年最为期待的「新造车」新车型之一,而在上周,小鹏举办了G6车型的静态体验活动,基于这次静态体验给我的印象,今天的文章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这台被小鹏和一众粉丝寄予厚望的全新一代SUV产品。 01 全新架构 新产品很重磅,但请先别着急,要更好地了解基于全新架构打造的G6,简要地了解一下全新「扶摇」架构这个“地基”,也很有必要。 在上海车展前夕,4月16日,小鹏汽车官方举办了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新一代架构——SEPA 2.0「扶摇」。 新架构对于未来车型产品力的提升,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 1、动力续航层面,「扶摇」架构将标配全域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3C电芯,可兼容4C电芯,能实现充电5分钟,增加续航200km的补能效率。 全新800V XPower电驱系统,体积小节约空间,综合效率可达92%,具有行业领先水平。 2、车身结构方面,「扶摇」架构将采用目前国内唯一量产的,前后一体式铝压铸工艺,令车身扭转刚度大幅度提升83%,扭转刚度高达42,200N·m/deg。运用前后一体铸造工艺后,可集成161个零件,使车身减重17%。 并且,新架构还将采用CI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可增加5%的垂直空间,让车内乘员坐姿更加自然舒适。 3、智能化部分,采用X-EEA电子电气架构,可降低50%研发成本,缩短30% 智能体验迭代周期,以及可使OTA速率提高300%。 搭载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按照规划,今年上半年推出XNGP 1.0(CNGP+LCC),下半年推出XNGP 2.0版本。2024年将全场景打通,实现XNGP终极形态。目标在2023 年年内实现高速场景每千公里接管次数小于1次,2025年年内实现城市场景每百公里接管次数小于1次。 同时,Xsmart OS车载智能系统,将会把GPT逻辑的交互带到车内,提升车辆的全域感知,实现“人机共驾”。 从新架构的宣传侧重点可以看出,新一代小鹏车型依然会持续深耕“科技、智能”这块长板。而在「扶摇」架构发布会上,小鹏还喊出“无人驾驶前的终极技术架构,重新定义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将保持3年技术领先!”,这样高调且富有信心的口号。 这次静态体验新架构下首款车型G6,我们可以通过实实在在的产品,来感受全新架构对于小鹏车型产品力的提升幅度,也能够横向对比市场上的标杆车型,横向检验其产品水平。 02 静态体验 进入影棚看见这台小鹏G6,我的第一感受居然是:“这比之前的谍照也好看太多了吧!” ,关于这一点,有小故事放在最后给大家分享。 作为一台主打“科技美学”的新车型,小鹏汽车这次请来了大名鼎鼎的科幻作家、《流浪地球》作者,有“中国科幻第一人”之称的刘慈欣,来担任G6车型的前瞻设计顾问。 小鹏G6的定位为中型SUV,车身尺寸4753*1920*1650(mm),轴距为2890mm。与特斯拉Model Y 4750*1921*1624(mm)的尺寸高度接近,轴距则完全一致。 车头部分,依然延续具有鲜明家族风格、高辨识度的Robot Face设计,日行灯带是整个车头的视觉中心。 但与以往车型,一条日行灯带贯穿整个车头的设计不同。小鹏G6的日行灯带采用了断开设计,将原本位于前舱盖的小鹏Logo融入灯带内部,把灯带一分为二。如同一双机器人的眼睛,给车头视觉效果带来情感进化。 日行灯带的下方是分体式的大灯组,灯组区域进行了黑化处理,除了一对LED光源大灯外,里面还融合了两颗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 服务于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小鹏G6在车身外部配备了31个辅助驾驶感知元件。同时,为了不破坏G6车型简约的外观视觉效果,小鹏尽可能将这些感知元件隐藏在车身的每一个部位。 与目前市场上,许多车型将激光雷达放置在车顶的设计不同,小鹏车型的激光雷达被布置在了车头两侧。小鹏认为,激光雷达布置在车顶,其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影响车厢静谧性,并且车顶位置更容易被阳光照射,不利于雷达自身的散热降温。 G6的车身侧面同样彰显着“科技流动美学”,溜背的造型设计造就了流畅的车顶线条。不仅线条美感在线,其空气空力学表现也相当出色,全车17处低风阻设计,带来了0.248Cd的风阻系数。 短前悬、后悬的设计不仅有助于提升车辆操控,也令G6的轴长比达到了60.8%,更高效地利用车身长度,增加车内空间。 电动充电口位于车身右侧,交流和直流充电口均安装在内。 大轮眉的设计增强了车身侧面的动感,令车侧的视觉高度被进一步降低。这次拍摄的Performance版本采用了20寸双色多辐轮毂,轮胎为255 45/R20的米其林Pilot Sport EV。 车尾部分是G6车型外观设计的亮点,最吸引眼球的设计自然是后风挡下方的电动尾翼,这也是此前G6车型路试谍照最吸引大家关注的部位。该电动尾翼具有自适应功能,可随速升起为车辆提供更大的下压力。 尾灯与车头日行灯组设计相呼应,同样采用了断开设计。 而作为一台主打科技属性的轿跑SUV,像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这样的配置自然也不会缺席。 内饰部分,在整体设计风格上,G6的内饰延续了外观的简约风格,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变化要和大家分享: 第一是方向盘,G6的方向盘采用了全新的椭圆形造型,在方向盘正上、正下方采用了弧度更小的环身设计,以此增加方向盘上方的视野范围和下方的腿部空间。 第二是智能配置,全场景的语音交互一直以来就是小鹏车型的长板,G6座舱搭载了一套四音区的全场景语音系统,得益于这套使用体验在行业内具有领先水平的语音交互系统,G6内饰的物理按键数量被进一步缩减。 第三是内饰材质,G6的内饰大面积使用了超细纤维绒面,和抗菌耐污有机硅皮革,触感较为细腻。这次拍摄的车型采用了深色车顶,搭配米白色+深蓝色的内饰配色,视觉观感十分简洁清爽。 最后是人机工程标定,这也是G6对标Model Y针对性的优化调整。 众所周知,Model Y的座椅设定、后排乘坐感受被不少用户抱怨已久(如果没有同感,建议亲身感受一番)。针对Model Y的这个短板,小鹏G6在研发中做了扎实的人机工程标定。从乘坐空间到乘坐感受,均力求面对Model Y具有压倒性优势,尤其是后排的乘坐体验。 在空间方面,用量化数据来展现,在轴距相同的情况下,小鹏G6后排腿部空间、膝部空间、头部空间、座椅接触长度均全面优于特斯拉 Model Y。 其次,针对Model Y后排被长期吐槽的“小板凳”座椅,小鹏G6的后排座椅直接按照奔驰S级标准进行标定,在后排坐垫长度上直接向S级看齐,并对坐垫填充物、坐垫靠背角度进行了深度优化。 实际乘坐体验,座椅的“坐感”偏软,但依然具备一定的弹性,对臀部压力有较好的分散。坐垫前端的上扬角度适中,能将大腿有效承托。靠背角度也相当自然,同时靠背还提供小幅度的后仰调整,整体乘坐感受而言,这张后排座椅毫无压力完胜Model Y。 03 性能参数 由于此次是静态品鉴,车辆的动态性能还无从知晓,但小鹏官方还是提供了车辆的一些基本参数,这里给大家简要复述一下。 由于小鹏G6是基于全新「扶摇」架构打造,因此,新车搭载了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3C电芯。可实现19分钟时间SOC 从10%—80%的高效补能。 车身采用前后一体式铝压铸工艺,并搭载CI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可减重50kg。 动力与续航方面,单电机版本电机功率为218kW,双电机版本电机总功率为358kW,数据均优于Model Y同等配置车型,最高时速202km/h。 小鹏G6将推出标准续航和长续航版本车型,电池组容量为66kWh和87.5kWh。 智能化配置方面,配备4音区全场景语音交互系统。搭载由31感知硬件、双Orin芯片(508Tops算力)组成的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04 分享交流 在拍摄结束后,小鹏汽车的产品经理围绕着小鹏G6实车,与现场媒体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其中有一些核心的信息点,这里作简单的提炼和大家进行分享: 1、关于G6车型的用户画像 相较于G9车型,G6要回归到小鹏擅长的价格区间,主打“智能、运动”这两个标签,目标群体是30—35岁的小家庭用户。 2、关于外观、配色 G6的实车比谍照漂亮,是因为路试车在尾部贴上了配件进行伪装,隐藏了车身的线条设计。而此前官图的配色在网上反响不错,到正式上市的时候会有更丰富的颜色选择。 3、关于一体压铸工艺 网上关于一体压铸工艺的关注,往往集中在高扭转刚性、高维修成本这两方面。事实上,一体压铸工艺对于车辆耐久性的提升也有积极帮助,焊接部位减少,车身长时间使用的抗疲劳、耐久性也会随之提高。 4、NVH 特斯拉Model Y的NVH水平一直是其槽点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小鹏方面对G6的NVH水平有信心。 5、产品完成度 相较于此前的车型,小鹏G6不需要赶在某个时间节点亮相,因此,新车在发布、上市前的准备时间会更加充裕,产品的完成度只会更高。 6、SR仪表环境模拟显示 拥有行业领先的辅助驾驶系统,G6对于外界环境的识别能力是亮点,这会在方向盘前的仪表上体验出来,其对外界事物的识别能力,值得大家关注期待。 05 写在最后 这只是一次静态体验,但文章的篇幅依然较长,原因是不论对于小鹏汽车还是媒体而言,小鹏G6都是今年相当重磅的车型。 经历了P5和G9,两款车型推出后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面对目前较为平淡的销量表现,G6这款车型对于今年小鹏的意义不言而喻。 通过这次静态体验所展现的产品力表现,我认为小鹏G6对比特斯拉Model Y,在静态层面是具有明显的优势,这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纯电中型SUV。至于在动态体验方面,尤其是在Model Y擅长的操控体验上,小鹏G6能否与之一战?就有待后续再给大家分享揭晓。 放在一个更大的唯纬度,通过这次静态体验以及与小鹏产品经理的面对面交流,我非常高兴地发现小鹏对于自身长板、对于自身产品的调性取向,有着非常清晰并深刻的认知。 前沿技术规划、汽车行业态势这些上层架构固然重要,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实实在在的车型产品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没有好的车型产品作为基础,再华丽丰满的“上层建筑”也经不起市场真刀真枪考验的风浪。 这次从G6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小鹏对于具体车型产品的重视程度。只有通过优秀的产品让地基牢固,像发展先进技术、把握行业态势,这些“上层建筑”才能真正发挥更大的作用。相较那些只会空谈行业技术发展,却连产品本质都不搞清楚的「新造车」企业,小鹏目前的这个方向显然更加踏实。

智悠量化交易 最新资讯 抢先体验!全面对标Model Y,这台车的成败或将关乎品牌存亡? https://zhiyou.cm/13914.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